公司财务报表怎么做?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综合反映,是对企业过去经营活动和未来经济活动的客观总结。所以财务报表要在信息充分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计算,最终形成能够为管理层和外部相关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会计报表。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报表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因此财务报表制作的质量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那么,财务报表制作有哪些基本流程呢?
1、编制会计分录
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使用会计分录进行核算,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会计分录,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计分录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点,某一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经济业务对账户余额所产生影响的记录。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转化为会计分录,从而使得所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会计分录可以帮助使用者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数据,同时也可以用来验证财务报表数据是否正确。所以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先确定好编制对象、编制科目和所要使用的核算方法。
在编制会计分录时,需要先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例如对不同性质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设置对应科目。然后再根据不同类别资产和负债进行登记记账凭证。在完成以上工作后,便可以通过编制会计分录来记录企业每一笔经济业务了。
2、编制凭证
编制凭证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也是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凭证时,首先要确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然后根据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等相关资料编制财务报表所需的基础资料,即会计凭证。在编制会计凭证时,首先要确定记账方法,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中所列的科目,登记总账,最后根据总账科目与明细账户之间的余额进行调节,使其与所对应的会计科目余额相符。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勾稽关系,以便于会计人员对其进行审核和查对。在编制完记账凭证之后,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财务报表中涉及的报表项目填制和金额计算工作。在编制完所有的财务报表之后,还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汇总和整理。
3、登记账簿
根据登记账簿的需要,财务报表编制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按照一定的顺序、格式和内容进行分类登记到账簿中,并定期对账簿中的数据进行检查,如发现数据错误要及时更正,并将其记录在“更正处”或“更正人”处。“更正处”或“更正人”可以是本单位财会人员,也可以是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在对账簿中的数据进行检查后,如果发现账簿中存在错误或者遗漏,应及时记录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登记账簿后,财务报表编制人员还需根据登记账簿的结果制作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同时还应结合有关会计制度对凭证进行审核、计算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