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五个章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用?
公司的印章一般有5个:公章、财务章、法人章、发票章和合同章。它们都有各自的用途。
一、公章是公司的象征,是公司意志的体现,在民事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合同上加盖公章即代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企业法人在签署合同时,必须有法定代表人签名并加盖企业公章,否则合同无效。
二、财务章是财务专用章的简称,公司收付款项需要支付现金或支票时都需要加盖本公司的财务专用章,也有很多用途,例如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需要用财务专用章进行签字并盖章。
三、法人章是公司公章中最大的一枚,它主要用于在签订各种合同时需要加盖法人章。比如公司与外部单位发生经济往来时需要用到法人章。
四、发票章是发票专用章的简称,公司开具发票时需要加盖发票专用章。所以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时需要发票的时候就可以盖上这枚印章了。
五、合同章指公司为维护自身权益而加盖在合同上的印章。
一般是在签订合同时用来证明合同的效力。如果公司和客户之间产生了纠纷的话,也可以用此印章作为证据进行维护自身利益。
1.印章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印章管理办法》,于2017年2月28日,经国务院第124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280条规定了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行为。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关于公司印章的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合同或者其他文件上的签字或者盖章有争议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审查,取得生效判决后再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程序的规定: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重要文件等应当查封、扣押、冻结;对不宜查封、冻结的财产,可以采取拍卖或者变卖的方式处置。
2.印章管理存在的风险
(1)印章刻制不在公安机关指定的单位进行,没有在公安机关备案,随便找一家单位刻制公章,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与某单位合作刻制印章的情况,没有统一的刻制标准和审批程序,随意刻制公章。
(2)少数企业没有印章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使用印章未经过严格审批。
(3)印章保管人员变动时,不按规定交接印章及保管合同文件。
(4)个别企业没有印章管理方面的专门制度,印章遗失没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也没有在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
(5)个别企业为方便对外签订合同使用公章,在未经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同意的情况下,用公章签订合同。
(6)个别企业使用私印,虽然制定有统一的用印规则和用印流程,但制度在执行层面存在偏差。
3.印章管理制度建议
企业的印章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印章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企业在印章管理制度中应明确规定印章的种类、使用范围、保管方式、使用程序等。
(1)明确规定企业公章的使用范围,如合同章只能用于签订合同,禁止在对外担保、贷款等行为上盖章;
(2)明确规定企业财务专用章只能用于公司向银行借款或开具支票时,方可使用;
(4)明确规定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公司签订合同时,必须使用公司公章,否则就是违法行为;
(5)明确规定企业公章外带的使用程序,必须经总经理或董事长批准后方可外带,禁止在外携带空白介绍信、空白纸张、空白单据等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