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注册进出口公司优势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自2020年9月26日揭牌以来,累计新注册企业超1.5万家,其中外资企业超过1400家。新片区将重点发展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为主的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产业,加快构建“四大”产业体系,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一年来,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新片区已初步形成了以“1+3+1”为核心框架的制度体系和以“1+2+2”为核心框架的政策框架。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自挂牌成立以来,首次在片区层面实现了所有重大制度创新举措和政策全覆盖。近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又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在新片区打造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新片区政策红利,助力企业更好发展?本文为您带来解读。
一、新片区制度创新特点
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对新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等进行了明确。《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新片区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成效、三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推动新片区在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总体方案中明确的“1+3+1”制度创新框架,即以“一套总体方案”为基础,构建“1+3+1”核心框架制度体系。其中,“1”是指一个总体方案;“3”是指三个专项方案;“1”是指三个实施方案。
二、新片区支持政策
《若干措施》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确定的“1+3+1”核心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五年临港新片区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行动指南和任务清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聚焦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重点产业;二是围绕跨境资金流动便利、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重点领域,制定一批制度创新举措;三是强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等政策协同,加快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若干措施》共11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三、政策解读
《若干措施》共计14条,包括加大财税支持、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强化金融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等方面,为新片区内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其中,在加大财税支持方面,《若干措施》明确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其年度新增地方财力贡献给予奖励;在鼓励企业“走出去”方面,《若干措施》鼓励新片区内企业参与境外项目投资,对境外直接投资形成的利润以及利润再投资部分在新片区内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在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对新片区内企业从境外引进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可给予一次性奖励等。
四、新片区下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新片区将打造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制度创新空间和发展机遇。《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将探索取消或放宽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外的行业企业外资股比限制,将研究推进在特殊经济功能区内探索实行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在数字经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